close

  □本報記者劉勰田建關鍵字排名光童浩麟
  在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蘭考,焦裕祿親民愛民的故事廣為傳頌。3月16日,記者趕赴蘭借貸考,傾聽當地幹部群眾講述他們眼中的焦裕祿。
  “走到群眾中,給群眾辦事,就SD記憶卡是好幹部”
  出了蘭考縣城,順著313省道向東走5公買屋里,就來到了當年被焦裕祿樹為“四面紅旗”之一的紅廟鎮雙楊樹村。村口一位抖空竹的老人吸引了記者的註意,他頭髮花白卻精神矍鑠、步態輕盈。附近村民說,這位老人叫姚留學,曾“頂撞”過焦裕祿。
  “說起焦書記,俺一輩子都忘不京站美食了!”老人對記者說。
  姚留學說,1963年6月下旬,趁著下小雨,村裡組織群眾在村西路邊的地里搶栽紅薯,因為年紀小,他只負責丟紅薯苗。大概上午十點多,當大伙幹得正起勁的時候,他看到兩個騎自行車的人來到地頭,脫了鞋光著腳徑直走到地里,捋起褲腿開始刨坑栽紅薯。姚留學一不留神把紅薯苗丟到倆人沾滿泥水的腳前,一位穿著朴素的中年人問道:“小伙子,你知道怎麼栽效果好嗎?”姚留學抬頭回答道:“我只負責丟,不管栽。”那人笑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到家裡,叔叔告訴姚留學,和他開玩笑的那位中年人就是縣委書記焦裕祿。從那時起,姚留學一直在問自己,一個縣委書記的言語和穿著咋與普通百姓一模一樣,壓根分辨不出來?“啥叫群眾路線?俺覺得這就是群眾路線!”
  姚留學執意把記者領進家,說要看一件“寶貝”。一進院門,記者發現他家居住環境真不賴,兩進的院子點綴不少花木,兩層小樓遍貼瓷磚。老人告訴記者,當年,雙楊樹村村民在農作物基本絕收的情況下,用賣雞蛋、賣豬的錢買來牲口、種子,堅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焦裕祿將該村作為農村實施集體經濟的榜樣樹立起來,並稱之為“雙楊樹的‘道路’”。而今紅旗不倒,雙楊樹村在新的歷史時期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利用鄰近縣城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發展民間貿易,村民逐步走向富裕。“咱不能給焦書記丟臉!”姚留學說。
  但這些並不是老人要記者看的寶貝。
  姚留學把記者領到了他家的房後。原來,那是一處破舊的房舍,當年焦裕祿曾多次走進這間老屋,和農民商量如何走集體經濟、自力更生的路子。後來的半個世紀,他的院子進行了4次翻新,但獨獨把這間老屋保留了下來。有人曾勸他把它拆了,還可以擴大一些住宅面積,可他說:“焦書記當年在這間屋裡,見磚坐磚,見石坐石,和群眾打成一片,留下這間老屋,就是要提醒人們不要忘本。”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和姚留學告別時,老人拉著記者的手說:“不需要做啥驚天動地的事,只要走到群眾中,給群眾辦事,就是好幹部。老百姓就是從一件件小事中看黨員幹部的。”
  “如何把精神轉化成物質,唯有實幹”
  “焦書記看問題準、決心很大、絕不向困難低頭。”3月16日,紅廟鎮樊莊一座乾凈的農家小院,83歲的樊哲民老人面色紅潤,雙手交叉,緩緩地說。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期間,他曾任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焦書記剛來蘭考,就讓我彙報救災情況。”他回憶,“聽完彙報後,焦裕祿說,‘救災不能光發放物資,不要揚湯止沸,要釜底抽薪’。”
  在蘭考400多天,焦裕祿跑遍全縣149個大隊中的120多個。“開會,包括在禮堂作報告,他很少拿稿。”樊哲民回憶,“焦書記講話,一般拿記錄本,講具體事兒。他喜歡用事實說話,來說服大家。很快,焦書記就提出除‘三害’的辦法。”
  樊家小院內,有一片兩分地的菜地;屋子是上世紀50年代建的,小而整潔。談及蘭考現狀,樊哲民老人很感慨:現在的蘭考,從精神上說,有焦裕祿的精神;從實際經濟狀況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把精神轉化成物質,唯有實幹!
  “現在的幹部就該學焦書記為人民服務的勁頭”
  “眼不中啦——”80歲的葡萄架鄉葡萄架村老黨支部書記孫世忠,推了推老花鏡,顫抖著雙手,把一個紙張泛黃、書脊磨爛的日記本放到陽光下,慢慢念讀。
  這個記錄本上,寫著1964年3月12日,焦裕祿的電話會議精神。那一天,距離他離開蘭考,被送往開封的醫院,只有11天。“抓緊時間關心群眾生活,社員有勞有逸,在生活上沒有落實的要很快落實,做到心中有數”;“大量給群眾講政策,講花生獎勵政策”;“不准買汽車馬車,主要買架子車和牲口”;“送肥料運輸不要叫小孩拉”……
  葡萄架村是焦裕祿傾註精力最多的地方之一。曾擔任葡萄架村黨支部書記30年的孫世忠老人回憶:“從縣城到葡萄架村,有20多公里,騎自行車得騎一個半小時。焦書記的自行車還不是新的,是半舊的。他很朴素,戴個帽子,在這裡住得很隨便。”
  孫世忠老人回憶,有人反映窯建好了沒有煤,焦書記立馬把煤場負責人叫來詢問:大隊分了多少救濟款?多少戶?他還支持村民搞多種經營,讓大家去雙楊樹村買桐苗,一下子育了5畝桐苗……
  在老人看來,現在有些基層幹部的工作作風有問題,“現在的幹部就該學焦書記為人民服務的勁頭”。
  在蘭考兩天的採訪中,被採訪的群眾大都能繪聲繪色地說上一兩段焦裕祿的往事,還把自己以後的每一步發展每一點進步都由衷地歸功於焦裕祿的熏陶感染。
  記者深深地體會到:焦裕祿從未離開;只要心裡裝著群眾,群眾就會念你一輩子。③6  (原標題:穿越半個世紀的懷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y69qystf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